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
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 |
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
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塔哥拉 |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薄伽丘 | B.莎士比亚 |
C.马丁·路德 | D.孟德斯鸠 |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发生完全出于偶然 |
B.《九十五条论纲》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
C.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势力 |
D.宗教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
“人文”强调的是关注人、体现人的地位和价值。下列能够体现“人文”的有( )
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有能则举之”③“认识你自己”④“天赐予你我的权利是平等的”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