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与李亮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陈杰把自己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以35万元的价格卖给李亮,房款分两次付清,到第二次房款交清后,陈杰搬出房子,使其正式归李亮所有。在李亮交了第一次房款后不久,陈杰提出房价过低,要求解除买卖合同,但遭到了李亮的拒绝,陈杰遂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时,陈杰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主审法官与李亮的父亲是好朋友,因此申请主审法官回避。案件经过审理,最终裁定陈杰必须履行合同。陈杰对此表示不服,但这时正好有一桩生意要做就匆忙到外地去了。1个月以后他回来,想再请求法院重新审理此案时,他才发现判决已生效,对此他追悔莫及。
(1)陈杰申请法官回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陈杰因忙于生意而失去了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时间 |
内 容 |
2009.10----2010.10 |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建议出台之前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
2010.11---2011.2 |
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草案。 |
2011.3.5---3.14 |
“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十二五”规划草案,这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的形成 |
十二五”规划纲要诞生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知识
某中学高一(11)班以国家利益以及国家间共同利益为主题进行了讨论。
甲同学:据报道,某大国欲将工业废料倒入公海,立即遭到邻近诸多国家的反对,结果该大国不得不中止了这一行为。这说明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乙同学: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你陈述的例子恰恰说明当今世界各国都是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追求和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才是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请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每当中国遇到重、特大自然灾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总会站出来说:“整个联合国大家庭都站在中国身后,支持中国应对挑战。”
材料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朝核问题、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等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将继续作出努力。
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二 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材料一2014年4月27日-4月30日视察新疆工作,受到新疆各界的热烈欢迎,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已经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在1亿多的少数民族人口里,超过70%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中国现在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同时,1100多个民族乡的建立也实现了对自治制度的补充。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趋于完善。民族自治地方和一般地方行政单位的差别就在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相应的地方同级权力,同时还行使自治权。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提出政府解决其中所反映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