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某从A地乘汽车去B地,但车到中途车主便以车坏了为由让黄某下车,黄某被扔在半路并且车主不肯退还车费。黄某气愤之余,向人民法院起诉车主并要求赔偿损失,但黄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1)案例中的黄某应该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谁承担举证责任?
(2)黄某为什么败诉?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见下表

年份
GDP(亿元)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1985
4517.8
381.4
1995
58478.1
2808.5
2002
10.2万
6207.9
2006
20万
17607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请简要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中国应如何面对材料二中提到的“双刃剑”?


材料一:中国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指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对增强我省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1)材料一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推动黄河三角洲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设。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严峻考验,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占GDP的10%。加强信用建设,对破坏社会信用.扰乱经济秩序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严厉打击。因此,有人认为:信用经济要靠政府来建立。请评析此观点。

材料1:十七大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2: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增速为4%—5%;有些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注:基尼系数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不平均的百分比。它反映了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是衡量贫富差距大小的通行方法。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简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结合材料2,简要分析国家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材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广大民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这场斗争中,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洗礼,民族力量得到极大的凝聚。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