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他奇异的经历和广博的见闻,生动地留在了一部脍炙人口的著作中。他是:
A.张骞 | B.马可·波罗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对该表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年均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A.一直萎靡不振 B.保持繁荣稳定
C.起伏变化明显 D.保持攀升势头
毛泽东在评价某项条约时说,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在实质
上保证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个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 B.《北大西洋公约》 | C.《九国公约》 | D.《华沙条约》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建设中可以相互借鉴”。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组史实是
A.《权利法案》颁布和十月革命胜利 |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
C.斯大林模式和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 D.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和全球化 | B.一体化和区域化 |
C.信息化和技术化林 | D.全球化和区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