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地理兴趣小组时某小流城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准备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 B.降水分布图 |
| C.工业分布图 | D.旅游景观分布图 |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 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见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
|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
|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 |
| D.在流域出口设置收集池,年终秤取泥沙总量 |
下图是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剖面图(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
|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
|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
|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少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
|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
| D.乙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下题。
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 )
| A.甲乙 | B.乙丁 | C.甲丙 | D.丙丁 |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做下列各题。
| 面积 |
26万平方千米 |
| 最冷月均温 |
5℃~8℃ |
| 最热月均温 |
16℃~29℃ |
| 年均温 |
16℃~18℃ |
| 降水量 |
1000毫米~1300毫米 |
| 无霜期 |
250天~350天 |
| 年日照时数 |
900小时~1300小时 |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
| A.30°N,105°E | B.23.5°N, 105°E |
| C.40°N, 120°E | D.45°N,125°E |
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 A.冬季气温低 | B.土壤贫瘠 |
| C.热量不足 | D.光照不足 |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题。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 B.②和③ | C.③和⑤ | D.④和⑤ |
读90°E附近,两分两至中的某一节气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或气压中心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印度低压 |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冰岛低压 |
由气压值推断此时 ()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
|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
| C.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 D.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