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填表比较甲、乙地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条件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2)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 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3)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4)依据图8“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城市围绕“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的主题展开讨论,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一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外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我国东南部地区图

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举出三例海南省主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
一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海南岛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到三亚,有223、224、225三条国道路线可供选择,要去沿线及其附近景区最多的可选择经过国道路线;要去地势起伏最大、可顺便考察山地地貌的可选择经过国道路线。
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根据下列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按照下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等。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指出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简述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说明其原因。
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选一处建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
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
简要说明图示水环境功能区I对II、III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30千米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

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十—·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区位因素有“土壤、地形、市场、交通运输”四种,根据示意图的提示,填出A、B、C、D各自对应正确的区位因素:
A 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 。
(2)A、B、C、D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___。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____________因素比较稳定,而_________________ 因素则发展变化较快。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____________ ;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___;
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 ;
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____________。
(5)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__ ,政府的解决措施是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