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同答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a>b>c),读图回答。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工业区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a、b两等值线间城市功能区有可能成为_________区。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一个发展新工业区,你认为在甲城镇应发展_______________,乙城镇发展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2分)
(2)乙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6分)
(3)乙图中C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指出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黑色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南亚、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指出影响该类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B为,C为,D为。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
。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请你描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材料二: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M 市热岛效应示意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在 M 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流向,原因是
(2)材料二反映了 M 市的过程。 随着 M 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解决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