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2日综合消息 8月1日傍晚,正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这是中国第四十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据此完成各题。根据材料分析,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 B.风力沉积 |
C.风力侵蚀 | D.流水侵蚀 |
下列地貌与丹霞地貌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 | B.长江三峡 |
C.冲积扇 | D.风蚀洼地 |
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5mm,蒸发量1315mm。读图完成10~11题。图中最能反映图4中PQ一线地形剖面的是
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距今7000~5700年 |
B.距今5700~2700年 |
C.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50~80年代 |
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需求的高低 |
B.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各旅游区旅游活动的规模 |
C.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由旅游点接待参观的能力所决定 |
D.发展旅游业除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不用重视提高服务质量 |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活动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旅游有自然和人文旅游形式 |
B.以人文、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旅游场所 |
C.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
D.生态旅游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
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A.环境污染 |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