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
反应快慢: Mg>Fe>Cu |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
(1)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主要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纯度、质量、表面积均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本题14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2)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里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Fe<Br2,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填序号) |
实验现象 |
|
方案1 |
||
方案2 |
(4)结论
氧化性:Fe<Br2,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实验后的思考
在2mol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当有33.6L Cl2(标准状况)与FeBr2溶液发生了反应,所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所盛试剂是。
(2)漂白粉将在U型管中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有同学建议在两个橡皮套管内的两段玻璃导管管口应尽量紧靠,原因是。
(4)此实验所得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型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了氯酸钙,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是(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进化化学实验时要采取正确的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说明浓硫酸是一种。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盐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盐酸 |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加快反应速率 |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杂质 |
E.制取Fe(OH)2时,吸取除去氧气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插入FeSO4溶液中,再注入NaOH溶液
(3)某化学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完成一组实验:
A中装硝酸,B中装石灰石,C中装漂白粉溶液,现象是装置II中产生白色沉淀。他得出酸性:HNO3>H2CO3>HClO。由此得出元素非金属:N>C>Cl。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答:(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4)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该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③某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某校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二氧化碳在什么条件下和过氧化钠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一: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Na2O2,立即塞紧该试管的试管塞(试管塞上两导气管上的K1和K2处于关闭状态),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X后,按图连好装置,打开K1和K2,通入CO2。几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中,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二: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
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Y,其他操作同实验一,观察到木条复燃,且Ⅱ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ⅠⅡ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试剂X是,其作用是。
(2)在实验二中,试剂Y是。
(3)在装入Na2O2后,立即塞紧试管塞,且关闭K1和K2的目的是
;
(4)试管Ⅲ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根据上述两个对比实验的现象,甲同学得到的结论是:
。
12分) 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B,DEF
(2)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