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内,如右图所示,则电源内阻r=__________Ω,当电流为1.5A时,外电路的电阻R=__________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焦耳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电动势约2.8V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
B.电流表(0~100 mA,内阻1Ω)
C.定值电阻R1(阻值0.2Ω)
D.定值电阻R2(阻值5.0Ω)

E.滑动变阻器R3(阻值0~15Ω)
F.开关、导线若干

操作步骤如下:
①该同学考虑由于电流表量程过小,需要扩大电流表量程.应在电流表上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定值电阻______(填“R1”或“R2”).
②将改装后的电流表重新接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阻值仍调到最大,此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小.逐渐调小滑动变阻器阻值,电流表示数有较大的变化,但电压表示数基本不变,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让实验能正常进行,该同学对图的电路做了适当改进,请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
④用改进后的电路测定出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为U1=1.36 V,I1=0.27 A;第二组数据为U2=2.00 V,I2=0.15 A,则电池的内阻为___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甲、乙两个溜冰者质量分别为48kg和50kg,甲手里拿着质量为2kg的球,两人均以2m/s的速率,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滑行,甲将球传给乙,乙再将球传给甲,这样抛接几次后,球又回到甲的手里,乙的速度为零,则甲的速度的大小为。(填选项前的编号)

A.0 B.2m/s C.4m/s D.无法确定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下列图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则能正确表示该实验中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的是图中的.

(选修模块3-5)
(1)如图甲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原子的中间有一个体积很小、带正电的核,卢瑟福推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______m;如图乙为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模拟图,图中只有极少数α粒子有机会从离核很近的地方经过,是因为受到比较大的________力,才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2)如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5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n,有一些氢原子处于n=5的激发态,当它们跃迁时,可能发射_____种能量的光子,所发出的光子的频率最大的是_______Hz。(已知普朗克常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其中物体A的质量为mA=4 kg,两球发生相互作用前后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B物体的质量为mB = ________kg,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损失_______J。

(选修模块3-3)
(1)如图甲所示是一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图中三条等长线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由此得出晶体具有的性质。如图乙所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平衡距离r0,因此表面层分子间作用表现为吸引力,这些力的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设气体在状态A、B时的温度分别为TA和TB,已知TA="300" K,则TB =______K;气体从C→A的过程中做功为100J,同时吸热250J,则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是增加了_______J.

(3)已知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在海面处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 。现有该状态下体积为V 的二氧化碳,则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__。实验表明,在2500m深海中,二氧化碳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