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之所以能“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飞机的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使雷达等防空探测器不能够早期发现来实现的。
为了减弱飞机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这种飞机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非常规布局,消除小于或等于90°的外形夹角,减小飞机的横截面,同时改变外形减少雷达回波。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采用矩形设计并朝上翻。在材料使用上,大量采用宽波段吸波性轻质耐热复合材料,并在表面涂覆放射性同位素涂层,吸收雷达波和红外辐射,而造成雷达测量上的误差,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
此外,发动机还常采用了楔形二元喷管。外壳、机匣采用蜂窝状结构,使红外辐射降低90%,噪声也大为减小,真正做到不见其身、不闻其声。
(1)在晴好天气无遮挡情况下人眼的观察范围是2km,若此时空中一架距人1500m的隐身战机,仅凭人眼    (能/不能)发现。
(2)下列飞机中,从外形来说隐身效果最差的是    

A                B                  C                D
(3)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对    (红外线/紫外线)的探测。
(4)隐形战机的噪声是在    减弱的。
(5)隐形飞机的机身材料选择时,下列考虑不正确的是

A.熔点高 B.重量轻 C.反射能力强 D.热辐射弱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光的色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态园设计了模拟日光和自动调温系统,实现照明、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220 V R 1 R 2 是两个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R 2 = 30 Ω L 是标有“ 220 V 160 W ”的照明灯泡,白天有日光的时候,只开启该系统的保温功能并连续工作 10 h ,此时 R 1 R 2 的电功率之比为 1 : 3 ,晚上温度较低的时候,需开启加热和照明功能。灯泡正常发光此状态下系统也需连续工作 10 h q 沼气 = 1 . 8 × 10 7 J / m 3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晚上工作时电路的总功率是多大?

(2)若一天中工作的 20 h 内电热丝放出的热量完全由该生态园自产的沼气提供,其热效率为 50 % ,则每天需要完全燃烧多少 m 3 的沼气?

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日常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 1 × 10 3 m 3 、重 6 N 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250 c m 2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示, g = 10 N / kg , ρ 煤油 = 0 . 8 × 10 3 kg / m 3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问题解决 设计“超重报警器”:

小雨想利用电磁继电器自制一种“超重报警器”。要求:当物重达到 150 N 时,电铃响报警,反之绿灯亮显示正常。他找来以下器材:电磁继电器(部分电路已接好),轻质硬刻度尺、电铃、绿灯、滑轮各一个,线绳和导线若干,一根轻质硬弹簧,一端已经固定,另一端连接触点 P ,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与触点 P M 之间的距离相等,弹簧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50 N

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小雨制作“超重报警器”在虚线框中完成装置设计,并简述工作过程。

演绎式探究 探究太阳的引力系数:

(1)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 F = G m 1 m 2 r 2 ,其中 m 1 m 2 分别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万有引力常数 G = 6 . 67 × 10 11 N · m 2 / k g 2 .物体间引力和距离一定时,两个物体质量 m 1 m 2 分的关系可以用如图中图线  b  来表示。

(2)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行星受到一个恒定的指向恒星的向心力,向心力的大小 F = m ω 2 r ,其中 m 为行星质量, r 为两星之间的距离, ω 为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行星与恒星连线转过的角度。行星绕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用周期 T 表示,角速度 ω 与转动周期 T 的关系为: ω = 2 π T .行星所受向心力 F 的大小等于恒星对行星的引力 F 的大小。

每个星球对在它表面附件的物体都存在引力,引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叫作引力系数,用 g 表示,我们学过地球的引力系数 g = 10 N / kg 。对于每个星球来讲,下列公式成立: R 2 g = GM ,其中 R 为星球半径, g 为星球引力系数, M 为星球质量,万有引力常数 G = 6 . 67 × 10 11 N · m 2 / k g 2

已知地球质量为 m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 L ,太阳半径为 R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T .请你推导出太阳的引力系数 g = 4 π 2 L 3 R 2 T 2

归纳式探究 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给两块等大、正对、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加上电压,两板之间就有了电场。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发生变化。

(1)甲图中两板间电压为 U ,若一个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负离子,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负极板向正极板运动,忽略重力的影响,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 v 与质量 m 、电荷量 q 和电压 U 的关系数据如表一。则带电离子到达正极板时速度的平方 v 2 = k 1   

(2)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若第二次实验中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度沿着乙图中的两板中线方向入射到电场中,带电离子就会发生偏转,离开电场时偏移距离 y 与入射初速度 v 的关系数据如表二。则偏移距离 y = k 2   。将数据的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  法。

表一:

次数

m / kg

q / C

U / V

v 2 / ( m 2 s 2 )

1

2 × 10 30

1 . 6 × 10 19

1

1 . 6 × 10 11

2

4 × 10 30

1 . 6 × 10 19

1

0 . 8 × 10 11

3

4 × 10 30

3 . 2 × 10 19

1

1 . 6 × 10 11

4

2 × 10 30

1 . 6 × 10 19

3

4 . 8 × 10 11

表二:

v 2 / ( m 2 s 2 )

y / m

0 . 8 × 10 11

3 . 6 × 10 2

1 . 6 × 10 11

1 . 8 × 10 2

4 . 8 × 10 11

0 . 6 × 10 2

7 . 2 × 10 11

0 . 4 × 10 2

(3)将甲、乙两装置组合,如图丙所示。甲装置两板间电压为 2 V ,质量为 4 × 10 30 kg ,带 1 . 6 × 10 19 C 电荷量的负粒子,自甲装置负极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其最终离开乙装置时偏移距离 y =    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