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3分)
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3分)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
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2分)
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沈括的《活板》和林嗣环的《口技》分别选自《梦溪笔谈》和《虞初新志》,这两篇文言文都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
B.《白杨礼赞》《散步》都是优美的状物抒情的散文。前者主要运用象征手法,后者主要采用景物描写的方法,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
C.《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
D.高尔基,苏联作家,他的这篇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岳母刺字,孟母三迁,;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游子远行,万水千山,。伟大的母亲之爱,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激励一生,相伴终生。
①恩情似海,永铭心间②母爱如山,亘古不变③慈母心牵,春晖延绵
A.②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① | D.③①② |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
B.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
C.近年来,一些官员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独断专行。 |
D.刚进入初中,家长们就周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长期食用人造鸡蛋,其中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人记忆力衰退、痴呆。 |
B.发言人表示,一旦发现杀害台渔民的菲律宾公务船,海警将尽最大努力将其带回台湾。 |
C.“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雅安地震募捐活动中集中显现出来。 |
D.“狂人教练”穆里尼奥在皇马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中的原因是球队凝聚力缺失造成的。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两幅画前我感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也许是与艺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 |
B.雅安地震时,李克强说:“按照5·12汶川大地震时的政策,每人每天补助1斤粮食、10元钱。” |
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
D.对联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严肃的,也有谐趣的,既有喜庆的,也有悲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