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在奥斯特实验中,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指针靠近直导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通电后,小磁针会转动
B.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在导线与小磁针之间放置一块铝板,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
C.把小磁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给导线通以恒定电流,然后逐渐增大导线与小磁针之间的距离,小磁针转动的角度(与通电前相比)会逐渐减小
D.把黄铜针(用黄铜制成的指针)平行地放在导线的下方,通电后,黄铜针会转动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竖直运动的电梯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电梯地板上放置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将质量为4kg的物体放在传感器上。在电梯运动的某段过程中,传感器的示数为44N。g取10m/s2。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C.电梯正在减速上升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一根较长轻质柔软细绳,用手握住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不考虑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 a的振动周期大于质点b的振动周期
B.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
C.一个周期后质点a将移动到质点b的位置
D.质点a比质点b先开始振动

如图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
B.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
C.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把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物体达到最高点后落回抛出点。如果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该运动过程的v-t图像或a-t图像正确的是()

斜面ABC固定在水平面上,AB面光滑,BC面粗糙,AB长度是BC长度的两倍。三个相同木块a、b、c通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用细线相连,细线平行于斜面,如图所示。用手按住c,使其静止在BC上。现撤去c所受手的作用力,则下列关于木块c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沿BC面下滑
B.沿BC面上滑
C.仍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零
D.仍静止,所受摩擦力不为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