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加以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以下有关电磁理论和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只要有磁场在变化,它的周围就一定会产生电场 |
| B.空间某区域有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则一定会产生电磁波 |
| C.电磁波不同于机械波之处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
| D.紫外线是一种比所有可见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 |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
|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
|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这两次拉伸中
| A.只要求将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 |
| B.要求将橡皮条沿相同的方向拉到相同的长度 |
| C.将弹簧秤拉到相同的刻度 |
| D.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 |
如图所示,处在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 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a1=a2时能相遇两次 |
| B.a1>a2时能相遇两次 |
| C.a1<a2时能相遇两次 |
| D.a1<a2时能相遇一次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两物体在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共同匀速下滑,A与B之间动摩擦因数μ1,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B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A+mB)gsinθ B.物体B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A+mB)gcosθ
C.物体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Agsinθ D.如果在A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则A会向下做加速运动
如图,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个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 vC:vD::vE=1:21/2:31/2:2 |
|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 tC:tD::tE=1:21/2:31/2:2 |
|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 |
| D.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