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四幅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由图中看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________公顷,远远低于图中的_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国家)。
(3)可利用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_________%。
(4)可利用土地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______________毫米以下的非季风区。这里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_____。
(5)我国今后人口发展的趋势是逐渐_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逐渐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6)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的特点,请从地形或气候方面任选一个因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国家制定有关耕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
C.侵占多少,开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京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北京位于平原北缘,属于气候。

2.

图中序号所示的铁路线中,代表京九线的是

3.

中关村是著名的产业密集区。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回答问题。

(1)山脉A是哪两个省的分界线?

(2)山脉B与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试举一例说明。

(3)图示显示在黄河的(上游、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
(4)C为高原,位于地势的第级阶梯,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

读俄罗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总结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2)山脉和河流是俄罗斯大地形区的重要分界线。试举一例说明。

(3)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河流的流向是,说明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4)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分布在欧洲部分,试据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5)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试说明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1两极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现在,许多国家在极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已于1985年、1989年、2009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于2004年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
材料2南极地区示意图

(1)将图中三大科学考察站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三大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行进,其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极地区在地理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南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2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且震不断。截至201 5年5月5日,地震至少造成7500多人死亡,14000多人受伤,且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雪崩。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1)据材料1判断,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该地区盛行季风时为雨季。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南亚地区的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3)西南季风对南亚地区的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西南季风也往往造成南亚地区的旱涝灾害。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南亚地区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4)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尼泊尔发生地震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