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东北“山环水绕”的山河分布特征,其中的“山”是指A (山脉)、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是指① 江、乌苏里江和鸭绿江等。
(2)东北三省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平原,由于其肥沃的黑色土壤,而被称为“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作物生长熟制是 的需要。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
不利: (各写1点即可)
(3)【观察发现】图乙中的AB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_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上、中)游河段。
(4)【实验探究】观察图丙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少;乙地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多。观察比较:图乙中水样A与图丙____(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5)【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写1点即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经度纬度;B:经度纬度;C:经度纬度。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地和________地。
(3)A地位于B地的方向。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问题。(共9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的温度带名称:
A_____ _____C_____ _____D_____ 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符号代表的纬线或纬度:
①所示纬线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④所示纬线的纬度为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地点所处的五带:
甲(10°S,130°E) 位于__________带;
乙(35°N,110°E)位于____________带;
丙(70°S,10°W) 位于___________带。
(4)上题甲乙丙中,无太阳直射现象,但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地。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公转方向______________。
(2)10月14日,地球公转到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之间(ABCD)。
(3)当地球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南半球为_________季,此日后泉州昼将_____________(变长/变短)。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A及_______位置。(填字母)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各题:全球分为几大板块()
A.三 | B.四 |
C.五 | D.六 |
我国①处附近频频发生地震,其原因是()
A.位于山区 | 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附近 |
C.气候变化所致 | D.位于板块内部 |
有人说②红海几千万年以后会成为新的大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A.板块挤压 | B.板块张裂 |
C.地震 | D.火山爆发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水电站或水利枢纽:A. C.
支流:D. E
(2)划分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地点是 ,图中数字代号是 。
(3)历史上有“黄河一害,惟富一套”之说。上游的 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 河段。
(4)“地上河”主要是黄河泥沙大量在河床淤积,致使河床不断升高,最终超出地表而成为“地上河”。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