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 |
红细胞形态 |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 d:RH阴性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1/2
C.他们的孩子中有3/4能够产生淀粉酶
D.他们的孩子中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下图1和图2为某食物网示意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a,假如某一物种摄食两种及以上种生物时,其来自各种生物的能量所占比例相同,已知图1和图2中物种E的体重均分别增加1kg,需要消耗图1和图2中的物种A分别为X1kg和X2kg,则X1和X2的大小关系为
A.X1=X2 | B.X1>X2 |
C.X1<X2 | D.无法确定 |
下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
下图细胞I、II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I |
细胞II |
物质E |
物质F |
|
A |
下丘脑细胞 |
垂体细胞 |
促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B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
病原体 |
抗体 |
抗原 |
C |
甲状腺细胞 |
垂体细胞 |
甲状腺激素 |
受体 |
D |
传出神经元 |
传入神经元 |
神经递质 |
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