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茎秆紫色(B)对绿色(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9号、6号染色体上。已知B基因容易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且这种变异不影响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及配子的可育性,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1)基因B与b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产生这一区别是_______的结果。
(2)基因B表达出色素合成酶,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将纯合的高秆紫色植株与矮秆绿色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表现为高秆紫色,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可能存在如下三种情况。
①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F1自交,F2的高秆紫色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若F1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部分AaBB型的次级精母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②若F1细胞中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则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为了探究F1中B基因的位置,某同学用F1植株与纯合矮秆绿色植株杂交。
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B基因的位置如甲图所示;
②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B基因的位置如乙图所示;
③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B基因的位置如丙图所示。
(10分)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回答:
(1)请简要说明如何对噬菌体进行标记?。
(2)他们设计了两组实验,一组实验是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该实验结果说明。
(3)他们设计的另一组实验是,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该实验结果说明。
(4)与艾弗里的实验相比,本实验能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原因是。
现有编号为①~⑨的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偶数的为雌性。已知③和④是①与②产生的后代,⑦和⑧是⑤与⑥产生的后代,⑨是④与⑦产生的后代,③和⑧是白色,其余均为黑色。若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请分析并回答:
(1)请根据题意,画出遗传系谱图。
(2)豚鼠的毛色中,是显性性状。
(3)控制豚鼠的毛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个体④的基因型是;个体⑦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是选取与⑨交配,结论是。
图甲表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图乙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请回答:
(请把图中标示的A、B、C、D依次改为⑤⑥⑦⑧)
(1)图乙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对应图甲中的(填序号),该步骤在细胞的中进行。
(2)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存在于乙图中的[ ]、[ ]。
(3)转录形成图乙中⑤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按从左到右顺序表示为。
(4)在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生理过程是(用图甲中的字母回答)。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色阔叶 |
红色窄叶 |
白色阔叶 |
白色窄叶 |
||
Ⅰ |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
415 |
0 |
397 |
0 |
Ⅱ |
红色窄叶×红色窄叶 |
0 |
419 |
0 |
141 |
Ⅲ |
白色阔叶×红色窄叶 |
427 |
0 |
0 |
0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Ⅱ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2)第Ⅲ组合的后代全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进行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小麦的高秆(D)抗锈病(T)对矮秆(d)不抗锈病(t)是显性。现有纯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两个品种。用这两个小麦品种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纯种矮秆抗锈病类型的方法如下:
① DDTT× ddtt→ F1→ F2
② DDTT× ddtt→ F1→A→配子→B→幼苗→C→植株
(1)过程②所采取的与过程①不同的育种方法叫做。
(2)过程A叫做,过程C常采用的方法是。
(3)用第①种方法,F2代中纯种矮秆抗锈病占。而用第②种方法,所产生的矮秆抗锈病类型中有是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