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通人                                 (2)屋舍俨然               
(3)至其家                               (4)庶竭               
(5)夜忧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标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甲】【乙】两文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请根据两文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作者
政治理想
人生态度
陶渊明
社会安定,百姓和乐
 
诸葛亮
 
积极入世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金溪民方仲永,世耕()(2)稍自是指物作诗立()
(3)父焉,借旁近与之 ()(4)稍宾客其父()
⑸贤材人远矣()⑹忽啼求()
翻译句子。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语文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主题为“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的活动,请你为该主题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吧!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三峡》,完成后面题目。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略无处()(2)虽乘御风()
(3)每至晴初霜()(4)引凄异()
下列句子中“绝”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境湖中人鸟声俱
B.巘多生怪柏会当凌
C.哀转久佛印类弥勒
D.沿溯阻夜久语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
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一诗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本文在结尾处也提到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同样是写三峡的“猿”,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你简要说出这两者的区别。
答:

①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②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③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出凡辈拔:②然皆不肯竟其学穷:
③乃复小儿辈效:④翁据棋局哓哓然方:
选出与“得以恣情山水”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卷石底以出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翻译句子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译:
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答: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注】①周必大: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僭(jiàn):超越本分。
下列句中的“之”与“属万里为记”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习辞者也 B.乃记而去
C.久,目似瞑 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孝宗当初爱惜杨万里的才干,因韩侂胄的谗言而未重用杨万里。
B.韩侂胄“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曾想要笼络杨万里。
C.“官可弃,记不作可”,表现了杨万里是个很有气节的人。
D.杨万里最终因奸臣当道,忧愤国事而死。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由此不见:万里为之记属:
③侂胄专僭日甚益:言侂胄用兵事遽: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译: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注释:①治平:宋英宗的年号。②震:指雷响。③著(zhu):附着,着落。④宜兴县:在江苏省。⑤王无咎:人名。
⑴解释加点的词。
A.于东南() B.时火息()
C.热不可近() D.至今藏()
⑵下列句中“为”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许氏藩篱皆所焚
A.唐人尚未盛之B.宫室、器皿、人物
C.其印予群从所得 D.未简易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翻译句子。
⑴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译:
⑵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
译: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陨石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