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才通人 (2)屋舍俨然
(3)延至其家 (4)庶竭驽钝
(5)夙夜忧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标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甲】【乙】两文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请根据两文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作者 |
政治理想 |
人生态度 |
陶渊明 |
社会安定,百姓和乐 |
|
诸葛亮 |
|
积极入世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1)为( ) (2)患( )
(3)市( )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
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之④才美不外见()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 |
B.以君之力策之不以其道 |
C.虽有千里之能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翻译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楚庄王欲伐越 ( )
(2)政乱兵弱 ( )、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智慧有问题就像我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
B.我担心人的智慧像睫毛一样有病,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
C.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
D.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
、“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一句话加以评价。
、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以上选文由 朝著名学者 写给其学生,用以勉励。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书非借不能读也、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天子、富贵人、其他人及作者本人的事例都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2)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两个主要目的:劝勉黄生专心读书;督促黄生尽快还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拔①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②非据,亲秉旄铖③以厉④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⑤,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⑥,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⑦厥⑧咎。
【注释】①拔:攻克,攻取。②叨(dāo)窃:自谦之词,即才不能胜任其位。③旄(máo)铖(yuè)古代打仗时君王赐予统兵元帅以示特权的旗和斧。④厉:通“励”⑤临事而惧:临事小心谨慎。⑥《春秋》责帅:《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该督责主帅。⑦督:督责。⑧厥:错误。.文中“至有街亭违命之阙”中“阙”的意思是:__________
.文中哪句话印证了甲文中“不效则治臣之罪”?
.这篇短文中,诸葛亮身上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