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下对于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经搅拌与离心后仍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 |
B.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 |
C.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 |
D.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 |
控制果蝇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F1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Ee和Bbee
B.F1代中的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
C.将F1代中雌性灰身大翅脉果蝇与雄性黑身小翅脉相互交配,F2中的黑身小翅脉占1/8
D.将F1代中黑身大翅脉果蝇相互交配,F2中的黑身大翅脉占3/4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下面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B.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花了8年时间,总结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了证据 |
D.达尔文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提出生物进化论的人,他的观点给神创论以深深的打击 |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文中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达尔文没有解释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强调,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A、a,自1910年至1980年间遗传学测量数据。下列有关由该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年份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基因A的频率 |
0.99 |
0.81 |
0.64 |
0.49 |
0.36 |
0.25 |
0.16 |
0.10 |
基因a的频率 |
0.01 |
0.19 |
0.36 |
0.51 |
0.64 |
0.75 |
0.84 |
0.90 |
A.1910年,杂合子的基因型是1.98%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较易获得生存的机会
C.如果环境变化不大,1980年以后,A的频率还将进一步减小
D.从表中无法判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生存能力孰强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