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材料对“湖北菜”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湖北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
湖北自古被誉为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盛产各种淡水鱼类。许多鱼是湖北所独有的,如生长在长江的鮰鱼,生长在长江支流清江的清鱼,肉多刺少,肉质鲜嫩,皆为上品。红烧、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适宜。湖北菜的做工也有特色。如沔阳三蒸、荆沙鱼糕、江陵千张肉、黄陂三合这几款湖北风味的代表菜,选料无非鱼肉之类,但由于做工精细考究,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故很受食客欢迎。湖北人做菜极少用有色调味品,讲究原形、原色、原味、原汁,力求突出禽畜的肥美、鱼虾的鲜嫩和蔬菜的清香。湖北菜还特别重视刀工。名师授徒,多要求徒弟在细布上切肉丝,做到肉断布不破,以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刀工。
湖北菜的特点:(1)         (2)         ( 3)         (4)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三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不超过20字。
答:①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
答:①

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选修Ⅱ《唐宋散文选读》第18课《心术》一文,有“故士皆委己而听命”这句,某高中的学生小武在学习时认为,该书的第74页注①:“【委己】委屈自己,指主动献身”是不准确的。于是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燕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4月北京第2版),第340页“委”条:委wěi①(动)顺从。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优柔~从,以养群类。②(动)托付,交付。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命下吏。③(动)放弃,舍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与人期行,相~而去。……未收录有“委屈”义。请你代他以一个中学生的身份给出版社的编辑写一封信,反映他的疑问。要求注意格式,要注意与所提供的内容相符,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150字。

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语意连贯,表述恰当。每句不得超过10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读薄”与“读厚”,虽然有着相同点,比如都要聚精会神、一以贯之地读,都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思考着读等等,但⑴ 。从取向上说,“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⑵ ;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读薄”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读厚”的过程,其实就是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架构知识网的过程。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⑶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问题。

(1)与上面图表相关的报道说,中国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不得不肩负着“双重负担”。请根据上面图表内容概括“双重负担”的具体指代内容。
(2)请你针对图表内容,写一条公益广告词,呼吁人们关注图表反映出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