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时能给人以启迪,有时会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有时会给人面对生活坎坷的勇气。 |
| B.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
| C.今天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然而,半个世纪前这里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法西斯杀人工厂。 |
| D.新年即将到之际,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政府管理者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一枕黄粱心劳日绌事实胜于雄辩 |
| B.骄健稗官野史厝火积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C.寂寥惹是生非缘木求鱼吃一堑长一智 |
| D.慰藉名列前矛直截了当既来之则安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题。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但在全球化文明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末有的挑战。
这一问题的产生,其实质正是汉语教育在世界化文明语境下遭遇挑战的本能反应与理性诉求。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这里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第一,世界语境中的的“自我”在“他者”的对比下应更加彰显突出;第二,世界化的语境,并不意味着消泯“自我”,相反它是不同文化身份的参与交流,这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基本的立场。有了这样的态度与理念,一个民族才可能不会丧失处变不惊、戛戛独造的元气。
汉语作家一直怀有这样的忧思:20世纪以来,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始终是中国文化念兹于心的恐惧。新时期著名诗人于坚深有同感:“对汉语诗人来说,英语乃是一种网络语言,克隆世界的普通话,它引导的是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但诗歌需汉语来引领。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于坚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地的失真。”
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这是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字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但必须指出,图像只是诠释文体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一方面图偈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想象,这无疑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把对图像的阅读当成主要的阅读方式之后,读者就会由于读图轻松放弃了文字书面的阅读,从而依赖于读图。图像天生是为儿童和懒汉准备。事实上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根本就是两码事,文字的阅读更是不可能被图像阅读所代替的。因为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个哈姆雷特。而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读者一个定格的文本。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对于读者来说,书面文本具有一种开放的、多方面而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属性。在《三国演义》没有图像文本以前,我们阅读这个书面文本时,曹操、诸葛亮等人物形象,在想象的空间里复活,栩栩如生地浮现于我们的脑屏幕,但我们无法说出他们各自的模样。自从有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使成了鲍国安的替身,想象中的诸葛亮也被定格为“唐国强”。在这种读图过程中,读者不假思索便接受了二个被告知的“事实”。唯独想象空间里落英缤纷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 汉语经典文本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就是这样逐渐消瘦的。因此,在这个读图的时代,我们是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拯救阅读这一问题的。
节选自《中华读书报·全球化语境的汉语问题》作者王耀文
“现代人的自我认识与现代中国人的民族自我认同的危机:不要现代性,殖民;要实现现代性,也‘殖民’——两难。”(张志扬)。在这个“两难”的语境里,我们该如何勘破这个秘密?如何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7.联系全文看,不属于作者所说的“汉语教育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一项是()
A.全球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总是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而语言是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防卫的底线。
B.在九流分派、多元汇聚的世界格局互渗生成进程中,一个民族既要有恢宏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要有一种由本能与理性所促成的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与权利。汉语是诗性的语言,如果对异族语言表达一味盲从,结果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原质的失真。”
C.网络时代的汉语教育特征,还表现为汉语文本不断的卡通化、图像化。在这样一个读图的时代,文字的阅读大量地被图像的阅读所取代。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汉语经曲文体的诗性特征与人文精神将会逐渐消退。
D.汉语现在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参与到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就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就会因为落后而被殖民;而参与进去,文化的自我个性也有可能被全球化语境所吞噬。
8.对汉语写作的“文化身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是一种非网络是的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化的推进,他成了抵御异族文化入侵的首当其冲的防线,也是最后的防卫的底线。
B.在全球化文明的语境中,汉语既具有恢弘博大、兼容世界的气度,也具有坚持自我、保留自我的能力和权利。
C.汉语具备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是一种诗性语言,他有效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回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是中华民族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所在。
D.汉语要融入世界的文明之中,第一要更加突出自己民族的语言特点,第二要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的语言参与世界经济的交流。
9.对“想象空晨里落英缤份的意象归于死寂,被一个强加于人的虚拟的替身所圈定锁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的阅读带给读者的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没有了,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者一下定格的文本。
B.图像只是诠释文本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普及的幼稚方式。图像以一种画面的定格圈定凝固了读者的想象,这是对读者想象能力的限定和剥夺。
C.图像以其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在一定意义上虚拟还原了文体的想象,会使阅读趣味盎然。
D.自从有了图像文本的《三国演义》,想象中的曹操便成了鲍国家的替身,想象中的诸葛亮也被定格为“唐国强”。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著名诗人于坚认为,在全球化语境紧锣密鼓的21世纪,只有保持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诗性特征,才能够成为克隆世界的普通话,进而引导我们时代的经济活动。
B.文字的阅读如果能够和图象的阅读完美的结合起来,就能够把无边的想象、创造和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立体生动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好的阅读氛围。
C.人们一旦开始阅读图象,就会被图象画面色彩的丰富、逼真和立体生动所吸引,从而放弃文字书面的阅读,产生依赖性。
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是文字阅读具有模糊性、丰富性和包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爱好进行多种可能的个性化的阐释。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簇拥蹙额箭镞猝不及防一蹴而就 |
| B.氤氲殷红姻缘绿树成阴万马齐喑 |
| C.闪烁朔风硕大数见不鲜横槊赋诗 |
| D.渎职疑窦案牍穷兵黩武买椟还珠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电视、广播、影像、媒体、信息所组成的世界,在“影像化生存”的今天,正逐渐代替人们身边的现实成为生活本身,同时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 |
| B.长江鱼类资源衰退连连告急,为此武汉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旨在恢复长江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禁渔令。 |
| C.中山陵风景区应当与玄武湖风景区连接起来,将中山陵风景区打造成世界一流,成为南京的核心景观。 |
| 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除另有规定外,2003年财政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发行的记帐式国债的招、投标活动适用本规则。 |
| B.什么是艺术精品?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围等,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
| C.火星被人们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但科学家们至今未能解释为何只有地球上有生命,而火星上却荒凉一片? |
| D.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