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自拟题目,自主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熬:形声字。从火,从敖,敖亦声。敖意为抬高、抬升。敖与火联合起来表示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熬字本义为:以间接加热方式熟化食物。熬与煎不同。熬指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煎字从前从火,前意为打尖、尖头。前与火联合起来表示火苗尖尖。煎本义为用火苗舔着烧。因此,熬是间接加热,煎是直接加热。煎的加热方式比熬猛烈,用时较短;熬的加热方式比煎缓和,用时较长。中国人把煲汤又叫成熬汤,好汤都是熬出来的。
注意:(1)以“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董贵生,52岁,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名退伍老兵。因为战场上的一句承诺:“如果谁活下来,谁就要照顾阵亡战友的父母,替战友尽孝!”退伍后,他遵守当年的约定,替阵亡的27位战友尽孝长达27年。虽然生活困难,但从未放弃。不仅如此,他还开设纪念堂,每天吹奏军歌、军号纪念牺牲的战友,19年从未间断。
27年的坚守,只因一句承诺!这种精神,这种担当,太让人敬佩和感动!许诺很容易,27年信守一诺又有几人能做到?我们应由衷地向这位老兵表达深深的敬意!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棵树被台风刮到了:一棵树卧倒在地上,枝条折断了不少,叶子几乎全被刮烂;另一棵树也卧倒在地上,树叶和枝条基本完好无损。人们请来园林工人,询问如何处理。园林工人认为,被台风刮倒的树,树根已受重创,要将两棵树的树枝全部锯掉。但人们不赞成把那棵基本完好无损的树枝也锯掉。园林工人只好锯掉那棵受伤严重的树的枝条,重新栽好,接着把没被锯掉枝条的那棵树也扶起栽上。一段时间后,被锯掉树枝的那棵树长出了新芽;而没被锯掉树枝的那棵树,枝叶已经干枯,没过多久便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教授对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学生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学生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学生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上,有人说,志当存高远;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还有人说,我们不避平凡,却不可平庸。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