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此回答回答下列各题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 B.乙地 |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按顺序排列依次是 ( )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A.矿产 | B.岩石 | C.矿物 | D.矿石 |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D.E、D合为岩石圈D层的平均厚度
| A.约为33千米 | B.约为6千米 |
|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
读右侧“地震波波速变化图”,回答题。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 B.地温的垂直变化 |
| C.内部压力的变化 | D.物质密度的变化 |
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地幔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上,地面以下 |
| B.古登堡界面以上,地面以下 |
| 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
| D.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
关于古登堡面上波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 B.横波、纵波波速明显增加 |
| C.横波消失,纵波波速明显增加 | D.横波明显降低,纵波完全消失 |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据此完成题。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的
| A.ab 段 | B.bc 段 | C.cd 段 | D.da 段 |
当地球从a公转到c期间,我校窗朝南开的教室中,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
| A.越来越大 | B.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
| C.越来越小 |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
交会对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广州昼短夜长 | 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 D.悉尼(东十区)的区时为 7 时 3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