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A、B、C地形区之间的分界是
A.昆仑山脉、雪峰山脉 B.阿尔金山脉、巫山脉
C.邛崃山脉、巫山脉 D.横断山脉、雪峰山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形区是华北平原
B.A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C.夏季A、B、C三地,气温的日较差最大的是A地
D.B地形区的河流多属内流河A地形区的特点是
A.地表平坦,一望无际 | B.沙漠广布 |
C.地表崎岖,喀斯特发育 | D.雪峰连绵 |
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问题。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管理经验 | B.资金 | C.科技 | D.廉价劳动力 |
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共用基础设施 |
B.便于取得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
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
D.靠近原料产地 |
该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 |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 |
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 |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问题。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A.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相关论 | D.人地伙伴论 |
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 B.围湖造田 |
C.陡坡开垦 | D.挖掘“发菜” |
读该表,完成问题。
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产业结构及变化
全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1991 |
2000 |
|
种植业(%) |
59.73 |
51.9 |
66.4 |
57.5 |
65.96 |
62.9 |
63.13 |
55.6 |
林业(%) |
4.2 |
3.5 |
4.89 |
3.9 |
4.64 |
4.1 |
4.51 |
3.8 |
牧业(%) |
26.28 |
27.0 |
25.52 |
32.7 |
28.34 |
31.2 |
26.43 |
29.7 |
渔业(%) |
9.79 |
17.6 |
3.2 |
5.9 |
1.05 |
1.8 |
5.93 |
10.9 |
表中三个地带,农业构成差异最大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和林业 | B.林业和牧业 |
C.渔业和牧业 | D.种植业和渔业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地带农业部门比重一直在下降的是()
A.种植业和林业 | B.林业和牧业 |
C.渔业和牧业 | D.种植业和渔业 |
造成三个地带农业部门差异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气候、劳动力、自然资源 |
B.科学技术、劳动力、交通运输 |
C.气候、地形、自然资源 |
D.气候、地形、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