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做以下问题。
|
俄罗斯 |
加拿大 |
美国 |
中国 |
巴西 |
澳大利亚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707 |
997 |
937 |
960 |
854 |
769 |
人口(亿) |
1.45 |
0.31 |
2.73 |
12.95 |
1.62 |
0.19 |
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
12 |
8 |
45 |
27 |
28 |
60 |
森林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
754.9 |
247.2 |
209.6 |
133.8 |
566 |
39.8 |
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
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
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
C.海上交通便利,经济中心所在地 |
D.两国的政治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大桥贯通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至20分钟。读图5,回答21、22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A.减弱赤潮、风暴潮等灾害对沿岸的影响 |
B.促进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
C.有利于海岸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
D.加快珠海市向大屿山岛的人口迁移和城市扩展 |
改革开放初期,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主要得益于()
A.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促进了国土开发 |
B.劳动密集型工业向知识密集型工业转变 |
C.京九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
D.外资企业建立,带动地区工业化发展 |
图4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回答18~20题。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 | 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
C.都位于省区交界处 | D.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
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
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
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
D.④地跨粤、桂、黔之间 |
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
华北某地区从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1月底持续无有效降水,创自1971年以来最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纪录。回答15~17题。此次该地区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明显 |
B.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
C.地势平坦,气流难以抬升 |
D.暖湿气流弱,空气水汽含量少 |
持续的干旱,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量降低 | B.林木落叶期推迟 |
C.来年沙尘暴减弱 | D.河流结冰期延长 |
为减轻此类现象对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增加城市用水量 |
B.发展滴灌、喷灌,节约农业用水 |
C.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
D.加强科研建设,增强人工降水 |
图3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和其它因素的三角坐标图”。回答13、14题。序号①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A.电子装配 | B.石油加工 |
C.钢铁冶炼 | D.蔗糖生产 |
②类工业部门为主形成的工业地域可能是()
A.鞍山钢铁基地 |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C.德国鲁尔工业区 |
D.美国“硅谷” |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此。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企业33家,吸引投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回答10~12题。该自行车产业基地建在天津的原因是()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②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③政策扶持,吸引力强
④矿产丰富,原料充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反映出自行车产业的()
①集聚现象②分散现象③产业升级④产业转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此类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压力 | B.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 |
C.减轻大气污染 | D.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