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5中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读图(表)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蒸发量
(mm)
130.4
182.4
271.0
298.7
314.3
233.2
190.2
174.9
137.9
129.2
103.8
97.7
降水量
(mm)
3.0
2.1
4.4
14.6
51.6
143.5
191.4
177.0
137.6
49.1
15.2
3.4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2)结合图表,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长江流域图,并回答:

(1)图中支流a为_________江,b为_______湖。
(2)图示范围内属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地带,城市A以______工业为主。
长江沿岸攀枝花、重庆、武汉均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工业城市。
(3)①段为荆江,该河段不利于洪水下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示的B、C、D三个水利工程中,三峡工程位于_________处。
除工程措施外,河流的综合治理还包括流域内的生态建设,长江流域最大范围的生态工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发生的洪水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流域的地理位置;②流域的形状;③流域面积的变化;④支流分布特征;⑤流域所处的气候特征;⑥长江下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⑦围湖造田;⑧上游河道“九曲回肠”
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⑧D.①②④⑤⑦
(5)三峡工程建设完工后,将根本上改善________段的航运条件(①、②、③、④段)。(1分)

读长江流域图示意和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
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
(1957年)
洞庭湖
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
4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
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
2600平方千米

(1)长江流域是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请写出A、C两处商品粮基地和该流域棉花和油料作物基地名称。
商品粮基地:A ;C
商品棉基地:
油料作物基地: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但人民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1秒,水位创历史最高起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3)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山西省,从价格看,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发电煤耗400克/千瓦时测算,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输电的价格为245元/千千瓦时。
材料二图3—3—6是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图3—3—7是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

(1)山西的煤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图中两条与海港相连接的运煤铁路干线分别是
(2)材料中,除输煤外,将山西能源输出的另一途径是
(3)输煤和发电各有利弊,试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方面分析当地输煤和发电的利弊。

2004年10月,我国最大的炼铝企业在山西破土动工。读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有关问题。

(甲:各工业行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乙:能源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能源工业总投资的比重(%);丙:冶金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冶金工业总投资的比重(%))
(1)从图中可看出工业是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工业。这种投资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高原地区丰富的 资源决定的。
(2)炼铝工业的布局指向型应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技术

(3)该地区的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投资已与煤炭工业相似,这种投资构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读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3分)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