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粮食供需差指某区域粮食需求量减去该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读“广东省粮食供需差变化图(单位:万吨)”,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表明1994—2009年间

A.广东各地粮食一直短缺 B.东翼缺粮最为严重
C.广东省粮食供需差持续上升 D.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最大

有关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迁入导致人口数量增多 B.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
C.农业结构调整 D.居民食物构成变化导致粮食产量增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

A.Ⅰ时期 B.Ⅱ时期
C.Ⅲ时期 D.Ⅳ时期

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

A.战争破坏 B.瘟疫流行
C.水源不足 D.水土流失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箭头表示的地理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A.①代表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B.②代表重熔再生
C.③代表变质作用
D.④代表冷却、凝固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