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表 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
长度 (km) |
流域面积 (万km2) |
流域平均年径流量 (亿m3) |
海河 |
1090 |
26.34 |
228 |
珠江 |
2214 |
45.4 |
3360 |
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A.降水量 | B.地形 |
C.人口密度 | D.行政区划 |
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A.气候大陆性较强 |
B.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
C.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
D.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
20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内出现众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①保障城乡用水 ②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 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
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 | B.古登堡面 |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 D.内核与外核交界 |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变小 |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大 |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减少 |
D.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5月1日 | B.7月1日 |
C.8月1日 | D.10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