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汶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坝顶高程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
(1)秦岭是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汉江的年均径流量大于渭河。你推测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简析丹江口水库坝顶高程增加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2分)
(3)汉江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简要分析原因。(3分)
东风汽车公司1969年始建于十堰,2003年部分迁至武汉,随着十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速公路的建设,2012年东风汽车商用车生产重新落户十堰。
(4)简述2012年东风汽车公司重新落户十堰的原因。(3分)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甲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c和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比较:甲和乙所示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差异。
区域 |
生产规模 |
商品率 |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
甲 |
|||
乙 |
(3)a区域对应的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 (填字母)气候类型。
(4)a和b区域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___________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到:“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一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线(如下左图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下左图)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上右图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图;上右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
(3)上图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个城市所在的地区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2)A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区位因素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E所示地区的农业类型是:。(按生产对象划分)
(3)D城市适于发展工业。发展该产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高,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E地形区的名称是,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3)图中F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此区种植该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图中G所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它是,对此工业基地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读图“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递变的趋势,可以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规律。甲地的降水量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400 mm。
(2)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泥沙含量大 ②水流湍急 ③有结冰期 ④有凌讯现象 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④⑤ |
(3)分别写出乙、丙两地的地形区名称和所经过的铁路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