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mm)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形成图中霜冻线A、B段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 冬季风 B、地形 纬度
C、地形 地形 D、大气环流 地形C区域未出现霜冻,据图分析其原因最合理的是
A.该日此地为大风天气,大气不稳定 |
B.受地形影响,盛行下沉气流 |
C.该日此地受暖锋影响,气温较高 |
D.该日此地为阴雨天气,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 |
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锋面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某著名品牌矿泉水在广告中宣传:该矿泉水源自海拔7000多米的高山冰雪融水下渗至冰川砂层而成地下水,自此进入地下水循环,历经砂砾石层的层层过滤,并在透水层处自然涌出。据材料推测,试问该矿泉水的取水源可能在右图中哪个位置出现()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耳/米2)分布图,右图表示该地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右图中的等值线最可能表示()
A.年降水量等值线 | B.年日照时数等值线 |
C.≥10oC积温等值线 | D.等高线 |
两图中的等值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B.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C.积温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D.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导致图中甲、乙两地等值线数值差异明显的共同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拔 |
C.年降水量 | D.年蒸发量 |
右图为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乙处吹偏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读图可知()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
B.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
C.图示锋面为暖锋 |
D.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图中甲地6日20时的风向为()
A.西北 | B.东南 |
C.西南 | D.东部 |
7日15时,甲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阴雨连绵 | B.狂风暴雨 |
C.晴空万里 | D.大风降温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在图示区域,⑦处无法观测到的点有()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④⑥ |
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该地区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 |
B.②地到③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000米 |
C.当地有大雨时,①处可能出现山洪 |
D.⑤处梯田广布 |
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 |
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 |
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 |
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
“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A.距太阳比较遥远 | B.天体的体积过小 |
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 | D.被冰雪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