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显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的客观因素。
(1)依据左图,举出一个实例,分析企业在市场中面临哪些竞争压力。
(2)结合右图,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结合左图和右图,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企业应如何把握生存发展环境。
某家电销售公司面对同业竞争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发挥实体店面优势和创新开发供货平台,提高采购议价能力,与电商共享租赁和物流平台,分担租金和物业成本上涨风险;通过细分市场,锁定有特殊消费需求的群体,开展集中化采购和集中化供应;通过定向营销,弥补电商和中小经销商经营品种的不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通过智能配送,快速送达,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该公司成功实现利润增长,获得竞争优势。
(4)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概括该公司的竞争战略。
2012年3月,全国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们纷纷精心撰写议案建议,发展民生、节能环保、文化事业……字字牵动民心,句句倾注深情,表达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拳拳之心。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表决并通过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意见,代表们的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
请回答:你认为人大代表应如何“为老百姓说话”?
材料一:建设“低碳”社会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正在通过各方面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但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还较为薄弱,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现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同学们决定以主人翁的态度,举行“我为低碳当哨兵,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活动”。
材料二:2011年8月12-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圆满举行。大运会召开期间,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国旅学院的十名志愿者,以良好的英语口语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大运会来宾提供了优质服务,获得了广泛赞誉。
请结合民主监督的有关知识,谈谈同学们怎样才能为“低碳”当好哨兵。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仍待解决,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胜利完成为“十二五”乃至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十一五”的光辉历程给我们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启示。
(2)“十二五”规划关于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建议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城乡居民收人(元)l |
||||||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
固定资产 投资(亿元) |
社会消费 零售(亿元) |
进出口 (亿美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人 |
|
总额 |
172840 |
114187 |
72669 |
13549 |
9757 |
3078 |
增长 |
111% |
25.0% |
182% |
431% |
10.2% |
12.6% |
注: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注:CPl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l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10分)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上半年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30.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3.63 |
材料二:2010年10月15 - 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