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气候变化引起冰川上积累量和消触量的变更,导致冰川物质平衡盈亏、冰面高度和运动速度等变化,最终导致冰川面积增减和末端位置进退。冰川平衡线高度足冰川上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兰处的海拔高度。图为天山乌鲁木齐河涯1号冰川变化图。完成各题。

1964一1965年到1980一1981年,冰川平衡线

A.高度上升 B.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
C.高度下降 D.变化方向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相反

影响冰川平衡线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拔高度 D.地表形态

若某季节冰川平衡线降低,则

A.当地可能为春季 B.冰川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
C.当地可能为夏季 D.冰川积累区面积扩大,物质积累为正值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4为位于我国石林景区的著名景点“阿诗玛”。读图4,回答第9题。

该景区

A.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土层薄、土壤贫瘠,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C.地貌是由地壳的上升运动、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D.此景观最佳观赏位置为在视野开阔处远望

图3为我国某工业区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判断该工业区

A.主导工业部门是采掘工业 B.区位选择属于动力导向型
C.已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 D.基本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图2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读图2,回答5—7题。

图中

A.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乙—丙体现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图示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D.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丁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为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畜产品大量出口
B.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机械化水平高,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
D.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 B.两极冰川融化,山地雪线下降
C.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加剧 D.全球气候变干,物种减少

图1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1,回答第3、4题。

图示地区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当前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回答第1、2题。
亚运会期间

A.广州进入一年中温和少雨的季节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美国的农场里正值小麦收割 D.天山牧民由山麓牧场迁至高山牧场放牧

广州所在区域

A.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B.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C.土地和劳动力廉价,工业基础雄厚
D.各城市间需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