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2012年4月28日发布全国土地石漠化报告显示,我国石漠化的总面积达到了11.35万平方公里,每年因为石漠化损失的耕地面积为30万亩。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90%的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③①④ | D.④②③① |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 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④地表径流缺乏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读下图,完成小题。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经度地带性规律 | B.纬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沿箭头b方向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人类活动 | D.海拔高度 |
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之间有断层 |
B.乙地背斜成山 |
C.丙地向斜成谷 |
D.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
关于下面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图乙图
A.甲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搬运地貌 |
B.甲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多分布在干旱地区 |
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
D.乙地貌所在地形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径流增多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下面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回答小题。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丙、丁 |
若图中经纬度是正确的,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都是15°/小时 |
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
C.在a、b、d三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d两处的物体向右偏,b处的物体向左偏 |
D.图中四点一年中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