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  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问题。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的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读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变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西欧地区

直接影响③地大气降水状况的主要气候因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状况 D.人类活动

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20日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贝加尔湖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风和强降温天气。江河湖面的风力达7~9级,山东半岛北部有大到暴雪,路面湿滑;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天气。据此完成问题。
造成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此次寒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①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②交通运输受到阻碍
③可能毁坏建筑物
④形成沙尘暴天气影响到山东半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若图中五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1000、1008、1016、1024、1032,那么等压线②④的气压值分别是()

A.1024、1032
B.1000、1032
C.1016、1008
D.1008、1024

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问题。

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保温作用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海平面下降 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

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

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