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以O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外圆为晨昏圈,不考虑地表起伏。回答各题。

若A、O、B三点纬度相同,则(  )
A.太阳直射赤道
B.O为太阳直射点
C.A点昼长可能小于北京昼长
D.C点可能位于海洋上
某日,A、D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70°,则(  )
A.A地正东方向日出
B.B地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C.该日,A、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为30°
D.D地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当地时间201 1年3月11日14点46分(东九区区时)在日本仙台市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强震。截止4月4日,由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2259人死亡、15315人失踪。据此完成问题。
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

A.3月11日13点46分 B.3月11日15点46分
C.3月10日14点46分 D.3月12日14点46分

此次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

A.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D.北回归线以北

图中甲、乙、丙、丁为赤道以北四地,回答问题。

若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年昼长变化大

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KM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必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关于四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昼夜等长
D.太平洋地区台风处于一年中较为活跃时期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

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
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B.15:00
C.18:00 D.21:00

在某幅地图中,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5000000
C.1/30000000 D.

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问题。
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