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II-4无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显性遗传
B.III-3的基因型为AaXBXb
C.在人群中出现的乙病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
D.如果III-2与III-3婚配,子代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1/16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的场所只发生在细胞核内 |
B.脱氧核苷酸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子链 |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
D.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
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C.只将其DNA注人大肠杆菌细胞中
D.可通过梯度离心把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开
将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A.2小时 | B.4小时 | C.1.6小时 | D.1小时 |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无荚膜的无毒性。如图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通过D、E两组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 |
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