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为人体反射弧示意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甲中a结构称为 ,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 。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
(2)刺激图甲中②处,在④处能测到膜电位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感觉神经元兴奋,使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外电位是 。
(3)图乙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 (填序号)中,目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如图是玉米(核染色体2n=20,雌雄同株)细胞内有关淀粉合成的部分图解:
(1)玉米基因组测序工作要完成 条染色体的测序。
(2)图中的①②生理过程分别为 、 。
(3)科学家已经测定A(a)、B(b)基因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上,若具有A和B基因,则种子内积累大量淀粉,表现为非甜玉米;若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则该个体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导致种子内积累大量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而表现为超甜玉米。
Ⅰ.由此可见,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若只考虑A(a)、B(b)基因的作用,由图可知纯合超甜玉米的基因型有 种。
Ⅱ.将两株纯合超甜玉米杂交,F1代全为非甜玉米,F1的基因型为 ,F1代自交产生的F2中非甜:超甜= ,F2的非甜玉米中杂合子占 。
看图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图1表示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的结果,条带1表示 (填色素名称),条带3和条带4中的色素主要吸收 。
(2)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2),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代表的是 。
(3)图3表示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CO2含量的变化,图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 。
(4)图4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对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影响。该植物在15℃、8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单位叶面积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 mg。在25℃、4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单位叶面积在一天内(15小时白天)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mg。
如图表示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⑦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②和⑧分别表示蛋白质转运的非分泌途径和分泌途径。据图分析,决定其不同途径的因素是 。
(3)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 。
(4)若③④⑤为不同酶进入相应的细胞器发挥作用,则体现出细胞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若⑥为RNA聚合酶,则能识别基因的 。
(5)若图中的分泌蛋白为人体的某种激素,则其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是⑦→⑧→ ,之后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是细胞膜完成 功能的分子基础。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
(1)htPA基因与载体用_________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_________技术。
(2)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__________。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__________,才具备受精能力。
(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了获得母羊,移植前需对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胚胎进行__________。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基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__________。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_________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生物—选修 生物技术实践】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_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