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1+1.5+2.5=8分)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用了               的说明方法,阐明、表现                                ,我想用“                                               ”这句标语来提醒人们保护地球。
(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作者重点从善待河水、                  三个层面来告诫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3)鲁迅原名        ,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       ,我觉得他是一个        的人。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乐圣”是           ,“诗圣”是            。世界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拓展阅读。
爸爸的真诚
下雨了,我推着他在走廊上走。往日里他散步的时候,会盯住一个过路的人,当那个人走过他身边,走开了,他会转回身盯住张望。我问:“你看什么呢?”他说:“啊,没有什么比青春再好的东西了。”他能感到年轻的气息迎面拂来,对真正美好的东西,我爸爸从来不迟钝。
我记得小时候,在北京人艺三楼的小礼堂举行春节联欢会,大家请院长讲话,他就走到前面去,他的样子就像不会说话的人那样,总出错,下面不断有人笑,因为他又讲错了。他说得很短,然后结束了,人们给他鼓掌。我虽然还小,可是我能理解这掌声中有一层就是为他的不会讲话而鼓的,这样的讲话给人们带来发自内心的欢喜。
从本性来说我爸爸不会隐瞒自己,他不会隐瞒,包括他自己认为是不美的、丑的东西,他的方式是袒露,他会紧接着批评自己,用些极重的话。当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如此。我要说我爸爸很真诚,我说的这个“真诚”还不是人们说到“真诚”这个词时的那种含义,我说的这个“真诚”可能更彻底一些。
有时候在外人面前,他的真诚是用惯常的、虚伪的方式来表现的。这种说法不是人人都能明白,这是我的说法。但,他的喜怒哀乐最后总是遮盖不了的。
家里常来人,邀他做一些没什么意思的事,类似宴会之类,他觉得烦恼。我们说,就说你身体不好。于是在来访人面前他就真病得很厉害,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也听不见别人说什么了,完全不成了。来客走后,我开玩笑说:“爸,你演得过了。”他说:“我真是难受,胸闷极了,就这儿。”他指指胸口。奇怪,这是真的,他的真诚表现为自己无法掌握的一种素质,超越他,控制着他。在任何时候,在各种心情之下,甚至包括恐惧,他对于不必恐惧的事物的恐惧,对于不必忧虑的事物的忧虑,以及在不得不讲的情形下的溢美之词,和他那出了名的过分的谦虚,都是真诚的。
1.爸爸的真诚表现在( )。
A.不太会讲话
B.有时候实话实说,有时用惯常的虚伪的方式来表现
2.给下列词语注音。
袒露( )溢美( )
3.谈一谈你对真诚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一天深夜,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很差。
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紧停了车。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纸条上,我写明了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了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支付。”
“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感谢你。”说完他撂下了电话。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环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人知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给我们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写出你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天山·天池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迷人的风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希望能亲眼看一看,美梦就在我五年级暑假时成真了。
八月份给我的印象是酷暑难熬,但天山却有着独特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凉爽。
一只只山羊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把清一色而又起伏跌宕的“绿地毯”打扮得分外美丽。云朵点缀着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天池,瞬间一切全部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难道不像它神话般的名字吗?我站在天池边,看着清澈见底的池水,呼吸着新鲜空气,让我情不自禁地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河岸去追溯天池的水源。
一路上伴着歌声,随着笑声,体验着大自然的和谐。同行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因为这里空气非常湿润,晶莹剔透的露珠给天山上的每一棵植物都穿上了珍珠般的裙裳。刚开始,水流得很快,冲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这些水花犹如一个个音符,奏成悦耳的曲子,犹如一个个词汇,拼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小河像一条银带在崇山峻岭中飞速奔流,像一匹骏马,在风驰电掣般奔跑,似乎速度太快,在身后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我们接着向前走,真是进入了一个原始森林,参天大树,直插云霄。但它不像秦岭那样柔情似水,也不像泰山那样雄伟壮观。它威严中带着温情,形成了独有的景色,看上去那样的自然和谐。不信?看吧,那座高大挺拔的山脉,像一个威武的战士,但花革树木的美丽又把它打扮成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
我们这一路上最忙的可以说是服睛,用“应接不暇”形容真是恰到好处,独特的风景让我看也看不完。离出发地越来越远了,流水的速度也不像刚才那样快了,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白羊在草地上轻盈地慢跑着。在河中央有一个古香古色的小亭子,我小心翼翼地走过水上的独木桥,河水微微打湿了我的裤腿,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乡村姑娘。站在亭里,远望着河流,它像是从天而降,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迎面扑来的凉风,吹起我的头发,让我感到心旷神怡。这新鲜的空气又使我觉得全身舒服极了。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出它的美丽与壮观,沿着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自己有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但天池水源仍是不见踪影,我们只好一边欣赏一边往回返。虽然没有实现愿望,但我曾经追寻过,仍感到心满意足。
巍峨的天山,明澈的天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一处处景色:草地,森林,河水,小桥……
1.文中概括天山美景的句子是( )。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B.天山却有着特有的雪山寒气。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给加线的字注音。
起伏跌( )追( )
晶莹透( )风驰电( )
应接不( )小心翼()
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参_______( )降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行_______( )重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4.文中巧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你能写出下列句子用的是哪种修辞方法吗?
(1)这些水花犹如一个个音符。(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看吧,那座高大挺拔的山脉,像一个威武的战士,但花草树木的美丽又把它打扮成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 )

拓展阅读。
观潮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上午,我们来到观潮最好的地方——海宁县盐官镇。海塘大堤上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焦急地张望着。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远处的海平线清晰可见。
午后一点左右,东边水天相连之际出现一条白线,声如闷雷,飞滚而来,愈滚愈近,愈滚愈快,愈滚愈猛;及至近处,就像爆炸了的冰山、倾倒了的雪堆,奔腾翻卷着向大堤冲来。啊,潮来了!它发出“哗一哗一哗”的声音,震天动地,就像千军万马冲杀的战场。观潮的人见潮水来势凶猛,纷纷后退。潮水快到堤岸了,足有2米多高。那些为了拍照而仍站在堤岸边上的人不得不逃跑,可是已来不及了,潮水眨眼间猛扑过来,把来不及逃的人打翻在地,幸好没被潮水卷进去。潮水冲击着堤岸,“呯—呯—呯”又一次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潮水终于渐渐地退了,水面也渐渐平静下来,人们一边兴奋地议论着,一边疏散。我仍然心惊肉跳,生怕潮水还会扑上岸来。回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
啊!多么壮观的景色啊1
1.本文内容是按照( )来叙述的。
A.观潮的时间、地点→潮来时→潮退时→感叹
B.潮来前→潮来时→潮退时
C.这一天上午→午后一点左右→潮水退了
2.抄写词语。
声如闷雷震天动地千军万马心惊肉跳波光粼粼震耳欲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午后一点左右,东边水天相连之际出现一条白线,声如闷雷,飞滚而来,愈滚愈近,愈滚愈快,愈滚愈猛。( )
(2)啊,潮来了!它发出“哗一哗一哗”的声音,震天动地,就像千军万马冲杀的战场。( )
4.文章重点写的是( )。
A.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
B.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C.潮退后的平静
5.试着把本文有感情地读出来,同学们一定会被你吸引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广西桂林的山水,是我们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有的像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真是千奇百怪,各有千秋,再加上碧水环绕,青山映照在碧水间,真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朝诗人袁枚形容“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影,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但是这么各有不同的山水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要到南海去取长生不老之药,但生长长生不老药的仙山离海岸有一万五千里,海浪很高。他连派了三批人去,结果都是翻船人亡,根本无法取到仙药。秦始皇为此十分恼怒,他要亲自出马。秦始皇有一根赶山的鞭子,不管山有多高多大,也不管山是土山石山,只要他的鞭子一挥,喝令一声“走!”山就会自动走起来。因此,秦始皇就从北方赶起,把北方的石山全都赶到南海边,修起一条一万五千里的长堤,直通仙山。广西原来也是海,被秦始皇的鞭子一赶,涌起了掀天巨浪,但是仙山仍然在一万五千里海水之外,因为这座“仙山”是莲叶变的,观音菩萨就坐在上面,山向海中赶一千里,它就向后浮动一千里,所以永远无法靠拢它。最后,当北方的山已经赶完了,仙山离海岸的距离还是一万五千里;当最后一座石山赶到桂林时,秦始皇见填海无望,也就活活地气死了。而桂林也就留下了这些千姿百态挺拔独立的百嶂千峰。
至于第一个说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是南宋诗人李曾伯。他原来说的是“桂林山川甲天下”,后人为了符合作诗的平仄声习惯,改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南宋另一位大诗人范成大对桂林山水的评价也是“桂林之奇,宜为天下第一”。这样,“桂林山水甲天下”也就成为古今以来旅游爱好者共同的评价了。
1.你来说说桂林山水还有哪些奇观?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曲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甲”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