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或树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 |
B.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即可由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也可由轴突经胞体传向树突 |
C.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参与 |
D.神经系统某些结构,甚至某些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
B.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C.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
D.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遗传物质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B.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 |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用含15N、35S、 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
A.只含32P |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
C.少数含15N、35S和32P |
D.全部不含35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