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 |
二者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
B |
Ksp(AgCl) >Ksp(AgI) |
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
C |
SiO2是酸性氧化物 |
SiO2不与任何酸溶液反应 |
D |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
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只能用于有色离子的分离,否则无法看到色斑 |
B.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
C.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若抽气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的甲醛含量偏低 |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 |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测定有机物结构方法较多,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同位素示踪法等 |
B.“地沟油”危害健康,不仅是因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E、脂肪酸油脂已经被破坏,营养低,而且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 |
C.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
D.利用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玉米塑料”(主要成分为聚乳酸)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
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已知Ksp(AgCl) = 1.77×10-10,Ksp(AgI) = 8.51×10-17,Ksp(Ag2CrO4) = 1.12×10-12,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量不变 |
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 |
C.向10mL0.1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3—5滴0.1moL/L NaCl溶液生成AgCl沉淀,再滴加KI溶液,生成AgI沉淀,能够说明Ksp(AgI)< Ksp(AgCl) |
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B.10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与6mL 1mol/L盐酸混合:c(Cl-)>c(CH3COOH) >c(Na+)>c(H+)>c(OH-) |
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 kJ/mol、-3747 kJ/mol和-3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
D.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系统命名法,![]() |
B.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C.桶烯(![]() ![]() |
D.1.0mol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