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 天宫一号”首次为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开辟了我国太空教育的新篇章。如右图是授课过程中让小球做圆周运动的情景,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系着小球,拉直细线,让小球在最低点(以图中支架为参考)以垂直于细线的速度v0抛出开始做圆周运动。同时,地面教室有一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同样的对比实验:假设在最低点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且两球均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则关于地面教室和“ 天宫”中的两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运动到最低点时,地面教室中的小球对绳子的拉力与“天宫”中的等大 |
| B.若相同的时间内,地面教室中的小球运动n1圈,“天宫”中的小球运动n2圈,则n1>n2 |
| C.在“天宫”中,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须足够大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
| D.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两组实验中的细绳均被拉断,则地面教室中的小球做平抛运动,而“天宫”里的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
有两个小球分别固定在一根长为L的杆的两端,绕杆的O点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小球1的速度为v1时,小球2的速度为v2,则转轴O 到小球2的距离是
A.![]() |
B.![]() |
C.![]() |
D.![]() |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
,两段曲线均为半径相同的
圆弧,则()
| A.两物体在t1时刻加速度相同 |
| B.两物体在t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 |
| C.两物体t3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 |
| D.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
| 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 C.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
| 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
|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
| C.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
| D.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N、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F1=5N,F2=0,F3=5N | B.F1=5N,F2=5N,F3=0 |
| C.F1=0,F2=5N,F3=5N | D.F1=0,F2=10N,F3=5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