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饲法是研究动物消化液分泌常用的方法,下图为研究胃液分泌的示意图,食物从狗的口腔进入食管流出,并未进入胃,但仍可收集到其分泌的胃液。某研究人员在下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得到结果(见表,+越多表示含量越多),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组别 |
相关操作 |
胃液分泌量 |
胰液分泌量 |
1 |
假饲 |
+++++ |
++ |
2 |
切断支配胃的神经,假饲 |
+ |
+ |
3 |
将食物直接导入小肠 |
++ |
++ |
4 |
切断支配胃的神经,将食物直接导入小肠 |
甲 |
+ |
5 |
将食物和盐酸混合后直接导入小肠 |
++ |
+++++ |
6 |
切断支配胃的神经,将食物和盐酸混合后直接导入小肠 |
乙 |
++++ |
A.胃液的分泌必定存在神经调节外的其他调节方式
B.组4、组6结果甲、乙可能相同
C.将盐酸直接导入小肠可能引起胰液大量分泌
D.胃液分泌的主要调节方式和胰液分泌的主要调节方式相同
(上海卷.29)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上述细菌行为相似的是()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
D.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对病原体的免疫 |
(上海卷.17)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
(上海卷.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 |
B.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
C.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
D.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
(上海卷.1)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方式是()
A.蒸发 | B.传导 | C.辐射 | D.对流 |
(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