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是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每年我国因为薇甘菊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在薇甘菊的源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这是长期 的结果;在入侵地,薇甘菊和本土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
(2)某人承包了薇甘菊的部分入侵地,用除草剂除去全部薇甘菊和其他的野生植物,种植了一些观赏菊。一段时间后,发现地里又陆续出现了一些薇甘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几年后有人发现地里植物上蚜虫增多,为了确定其种群密度,通常应采用 法调查。
(3)田野菟丝子对很多菊科植物都有危害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田野菟丝子能够从菊科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导致其生长变慢,直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和菊科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花盆+生长良好的薇甘菊+不同数量的田野菟丝子
对照组:花盆+
b.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割薇甘菊,去除田野菟丝子后称干重。实验结果如下图: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接种的田野菟丝子数量的增加,薇甘菊光合作用积累的 在减少。进行薇甘菊防治的最佳接种数量为 。
(4)接种田野菟丝子并不是消灭薇甘菊的最佳方法,这是因为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下图是雄果蝇甲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为完全显性。
(1)雄果蝇甲有 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最多有 个染色体组。
(2)假设雄果蝇甲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BXE的配子,则另外三个配子的基因型为 。
(3)雄果蝇甲与另一雌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红眼的比例为1:1,后代雄果蝇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的比例为1:1:1:1,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若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XeXeY黑身白眼雄果蝇(不考虑基因突变),这属于 变异,出现这种变异的原因是 。
I.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①过程主要发生在 时期;④过程需要以 为原料合成DNA,该过程称为 。
(2)不同抗生素抗菌机理不同,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而抑制细菌的 过程(填数字序号)
(3)一般地说,健康的人体细胞可发生 过程(填数字序号)。
II.下图是某DNA双链的片段和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请根据图回答
(4)根据上图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图中 (甲链/乙链),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含有 个核糖核苷酸, 个密码子。由上图信息可推测,天冬氨酸的密码子是 。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 阶段,自然条件下,无光照时,②过程能不能不能进行? ,原因是 。
(2)③④⑤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阶段(填图中序号)释放的能量最多,与完成这一过程相关的生物膜的特点是 。
(3)根尖成熟区细胞主要以 方式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所需ATP与 过程有关(填图中序号)。
(4)上图所示细胞主要是指 细胞,若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要使用 染色剂,可以选择上图表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吗? 。
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
(2)过程③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目的是 。
(3)⑤、⑥过程的名称分别是 、 。
(4)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_________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5)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 。
(6)请说明运用此植物体细胞杂交法的最大好处: 。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和 。
(3)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