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 “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各题。
获取该图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 | B.GPS |
C.GIS | D.GPRS |
造成该流域土地盐渍化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扩大灌区面积 | B.全球气候变暖 |
C.完善排灌系统 | D.降低地下水位 |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其分异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 | B.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
C.山地垂直分异 | D.地方性分异 |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 |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图中数字代号与自然带植被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①常绿阔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④高寒荒漠 |
B.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寒荒漠④季节性积雪 |
C.①常绿阔叶林②针叶林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
D.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
自然带的这一垂直分布与下列哪一种水平分布较为相似
A.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西岸 | B.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东岸 |
C.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内部 | D.北纬30°的大陆东岸到西岸 |
图中所示为珠峰南坡的自然带分布,而北坡的自然带分布明显少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 | B.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低 |
C.北坡纬度较低海拔较高 | D.南北坡纬度相同而北坡海拔较高 |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歌描述的现象是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