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采看来,现代世界的根源可一直追溯到苏格拉底,他开始了某种全新的东西,他并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存在的,而是一个象征。这里所说的“象征”指的是( )
A.智慧的化身 | B.哲学上发现了“自我” |
C.道德的楷模 | 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 |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 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 |
C.宣传了人类平等思想 | D.宣扬了等级观念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
图7所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初期 |
B.“大跃进”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图6是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照片,有人对会场的描写是: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中共二大 | B.中共三大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近代中国各种思想家层出不穷,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A.翻译《天演论》 | B.领导实业救国 |
C.领导新文化运动 | D.编写《海国图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