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 B.美国的霸权行径被全世界所唾弃 |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 D.美国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的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1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时期。”这时期,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不包括
A.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B.两次克服党内危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C.根据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了国共两党的关系 |
D.根据中国社会性质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
中共二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基本上完成了创建工作。其主要原因是
A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性质 B指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
C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规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五四运动区别于辛亥革命之处的有 ①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②领导者发生了重要变化③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④反封建的成果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是因为新文化运动
A.主张民主共和 | B.坚持反封建 | C.继续倡导学习西方 | D.反对尊孔复古 |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
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