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材料作者认为孔子学说被统治者接受的根本原因是( )
| A.符合统治者要求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
| B.孔子强调为政以德符合下层人民的需要 |
| C.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
| D.强调道德原则,使社会安定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
|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
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 B.市易法、均输法 |
| C.青苗法、免役法 | D.保甲法、保马法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
|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①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
②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
③都市繁华,商业活跃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 A.颁布均田令 | B.实行汉化政策 |
| C.迁都洛阳 | D.采纳汉族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