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
B.《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一 句应该是《论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一事。
D.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获得的航天实验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我们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这种小虫子能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生存10天之久!
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空间局发射的“光子一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光子一M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千米的高空绕地球运行,其主要任务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科学家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在太空严苛环境下的生物反应。
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当是首选。科学家选择了两种水熊虫——大黄水熊虫和小斑水熊虫——进入太空舱,接受为期10天的暴露在辐射、真空和低温下的考验。结果,虽然所有的大黄水熊虫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虫未能经受住考验,“献身”茫茫太空之中,但仍然有10%的小斑水熊虫存活了下来,尽管它们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
其实,对于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来说,太空的真空和低温也许算不了什么,它们真正受不了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地表的1000倍!
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晒伤和皮肤癌就是最好的例证。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大黄水熊虫死亡。在完全开放的太空,紫外线还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
让科学家喜出望外的是,小斑水熊虫在结束太空之旅后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产下了一些水熊虫宝宝。这也让他们困惑不解:小斑水熊虫为何在受到太空强烈辐射之后仍然可以生儿育女?
由于缺乏实验数据,科学家不知道在此次太空之旅中,太阳辐射对小斑水熊虫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也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修复这些伤害的。他们猜测,同某些耐辐射的细菌一样,水熊虫肯定也拥有其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如果有一天科学家能够揭示水熊虫抗辐射之谜,那么抗辐射的药物和技术装备将会有大的发展,人类有望告别皮肤癌和辐射不育症的困扰,并能有效抵御在太空旅行中的辐射骚扰。水熊虫为什么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有科学家认为这与它们的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家发现,水熊虫在自行脱水后,身体体积可比正常情况下缩小一半,同时,它的腿也会收缩,从而进入一种静止的蛰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水熊虫可撑过各种极端条件。
来自“光子一M3”飞船的研究成果还为那些支持外星生命的科学家提供了新的证据——水熊虫的坚强经历表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可能有生命存在。
1.下列关于“水熊虫”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在太空的真空、超低温和强太阳辐射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下,少数小斑水熊虫竟然能生存10天之久。
B.在太空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大黄水熊虫的一些细胞遭受紫外线灼伤而坏死,从而导致其死亡。
C.小斑水熊虫拥有独特的细胞修复机制,可以修复辐射造成的伤害,或者它们有办法直接抵御太阳辐射。
D.小斑水熊虫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这可能与它们的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的关系。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一种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虫,科学家们利用航天实验数据对此进行了证实。
B.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要选择地球动物到太空的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类动物一定是不二选择。
C.紫外线是一种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人们被晒伤或患皮肤癌就是由紫外线造成的。
D.许多可以休眠的生物并不怕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它们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强辐射,比如太空中超强的紫外线辐射。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小斑水熊虫,这是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的,现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B.因为紫外线可以轻易地破坏生物体的染色体,导致生物不育,因此孕妇最好呆在室内,不要轻易在阳光下活动。
C.将身体体积尽可能缩小,甚至停止一切生物活动,进入蛰伏状态,这是某些动物熬过极端条件的方法。
D.水熊虫的坚强经历表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外星球也有生命存在,甚至有外星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便宜的网络电话
①近年来,网络通信势不可挡,通过互联网打电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由于网络电话(VoIP)通信费用低廉,自面世以来,就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VoIP中文意思是“通过IP数据包发送实现的语音业务”,通俗来说也就是互联网电话或IP电话,是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VoIP是现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话接入技术,用户只要在可以上网的电脑上安装一款网络电话软件,即可实现全球电话拨打。
  ②VoIP优势是能广泛采用互联网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固定电话更多、更好的服务。VoIP可以在IP网络上方便地传送语音、数据等业务,如统一消息、虚拟电话以及各种信息的存储转发等。相对于传统固定电话,网络电话通话费用非常便宜,像国内KC网络电话拨打国内长途最低只需5分钱/分钟。随着网络电话通话质量越来越好,其资费上的优势对用户形成吸引力。另外,网络电话支持多种全新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这也是传统固定电话无法比拟的。它通常集成了网络电话拨打、在线同步通讯录等多种通信方式。用户在任一时段,可自由选择自己适合的通信方式,比如,如果对方在线,我们可以选择完全免费的点对点聊天:如果对方不在线,我们可以拨打网络电话或发送手机短信。
③由于网络电话软硬件技术的进步和突破,网络电话已有多种拨打方式,甚至可以完全脱离电脑进行电话拨打。像 “KC网络电话”,它除了支持电脑上的软件方式拨打网络电话外,还提供了比如直接插入网线即可拨打网络电话的“IP电话机”。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电话已被广泛使用,但网络电话本身也有一些缺陷,如通话质量受网络连接的影响。清晰度也与传统的固定电话有差距,而且还有被偷听偷录的风险。因此,网络电话想要改变人们使用电话的习惯,甚至完全取代传统固定电话还需要不断地发展。
  ④据了解,韩国有2/3的用户家中都安装了网络电话设备。在美国,网络电话被规范为“异于传统电话服务的信息服务”。欧盟委员会和来自欧盟25个成员国的欧洲管制小组官员也一致决定:将大规模推广廉价的互联网电话技术以提升通信行业的竞争力。相比国外网络电话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网络电话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不过,根据一个权威咨询机构给出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到2009年年末,我国VoIP网络电话在长途通话市场所占份额将可能超过PSTN及移动长途业务的总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宽带技术的普及,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网络免费打电话将不再是梦想。
(选自《百科知识》 2009年第19期,有删改)
下列对“网络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电话或IP电话。
B.是新型电话接入技术,把现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用户在可上网的电脑上安装网络电话软件即可实现拨打。
C.能广泛地采用互联网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在任何一个时段,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适合的通信方式。
D.把互联网和电话网连接起来,集成了网络电话拨打、在线同步通讯录等多种通信方式,但拨打电话不能脱离电脑。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电话资费便宜,如国内的KC网络电话拨打国内长途最低只需5分钱/分钟。
B.网络电话比传统固定电话有优势,可免费点对点聊天,但有被偷听偷录的风险。
C.网络电话费用低是由于可通过电话网免费打电话或把IP电话机直接插入到网线。
D.目前,网络电话已有多种拨打方式,并能支持多种全新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电话作为国际互联网上的新科技,它使人们通过网络拨打电话成为现实,现在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向前发展。
B.网络电话以其方便的接入、低廉的运营成本、安全的通话保证成为众多用户的首选,用户量已超过传统固定电话。
C.我国将从用户需求出发,把KC网络电话作为推动力,从而大规模推广互联网电话技术以提升通信行业竞争力。
D.未来的网络电话不仅能够完全脱离电脑和宽带设备,同时也将没有网络电话使用的缺陷,还能免费打电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8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
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能“文化快餐”。

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在媒体的热情关注和商家推动下形成回归传统的热潮,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
B.某历史文化遗址,如果被开发作为旅游点,给商家带来了利益,也使该遗址广为人知,不一定是尊重传统文化。
C.我们今天有不少地方的女性以穿旗袍为时尚,许多酒店装修得古香古色,这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今天我们倡导过传统节日,兴起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都必须严格按古代的原有模式来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剪纸在中国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早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彩帛和金银箔剪成方胜①、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或庆典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的叫“窗花”,贴在门楣上的叫“门签”;也有用于礼品的装饰或刺绣的花样。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莲花、葫芦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而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剪纸,表现的内客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剪纸也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朝墓群中,考古学家发掘的两张田花剪纸,它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这一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出现以后开始的,汉代纸的发明无疑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唐代剪纸处于大发展时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显示了极高的手工艺术水平;民间出现的漏版印花板,是人们将厚纸雕刻成花版,把染料漏下印到布匹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宋朝剪纸开始普及。民间礼品习惯用剪纸作“礼花”,窗上习惯贴剪纸作“窗花”,还有用剪纸装饰灯彩荼盏等;江西吉州窑把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还有借鉴剪纸的形式,把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人物造型,发展成了另一种民间艺术——皮影戏。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作为装饰家居、美化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很少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剪纸是女红的必修技巧,不少农村女孩子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如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就能剪出新的花样采。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 (选自《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2009年2月)
[注]①方胜:古代一种首饰,形状是由两个像菱形的斜方形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后也泛指这种形状。
下列不能作为剪纸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根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节日或庆典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等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或贴在门楣上,也有用于礼品的装饰或刺绣的花样。
B.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汉代以后才开始出现,唐代处于大发展时期,宋朝开始普及,明、清时期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
C.唐代的漏版印花板,是人们将厚纸雕刻成花版,把染料漏下印到布匹上,形成的美丽图案。
D.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

下列各项能够说明剪纸艺术“古老而长青”的一项是()

A.剪纸这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积淀,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技巧精美,可谓源远流广,生机无限。
B.剪纸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民间妇女就有使用彩帛和金银箔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
C.明、清时期民间用剪纸来装饰家居、美化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
D.不少农村女孩子向前辈或姐妹学习剪纸,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自然景物。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剪纸的内容很广,如娃娃、莲花、葫芦、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反映的都是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B.1967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北朝墓群中,考古学家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是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
C.剪纸艺术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有的格粗朴豪放、秀美艳丽,有的华丽工整、秀丽玲珑: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
D.宋朝剪纸开始普及,出现了“礼花”、“窗花”、装饰灯彩茶盏、陶瓷花样、“皮影戏”等艺术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称,地球储存二氧化碳的潜力巨大,利用二氧化碳隔离技术,就可以把火力发电厂这样的污染大户变成清洁工厂。但是,推广该技术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
二氧化碳隔离技术,是一种捕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通常的捕集方法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通过一个装有三维网筛的烟囱,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从上方喷淋下来的化学溶剂相遇,二氧化碳被溶剂吸收,随后再将其从溶剂中提取出来进行压缩,然后用泵注入地下储存。最好的储存方式是地质储存,比如储存在废弃的油气田、盐田深层以及难以开采的煤矿层中,都在地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处
全球环境和能源项目主任雷恩·奥尔说,此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像发电厂、水泥厂这样大的静止污染源,可以捕集二氧化碳排放的90%以上。考虑到全球石油消耗已占全部能源消费的85%,而仅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占了全球石油燃烧排放总量的40%,此项技术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具有重大意义。
令人高兴的是,地球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是巨大的。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全球二氧化碳的储存容量在2万亿吨至10万亿吨之间。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称,2006年,全球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0亿吨,也就是说,即使把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地球提供的储存空间也足可以让我们用上100年。
挪威石油公司斯坦陶爱尔采取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北海海底的盐田含水层深处。目前,全世界只有该公司经营的一个工业级的项目是盈利的,这还要归功于挪威政府推行的高额二氧化碳排放税。按照该税规定,企业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都要交相应的税费,从而鼓励企业尽可能采用绿色技术。
目前的绿色技术价格不菲。如果考虑到捕集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费用,发电厂排放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是30美元至70美元,因此只有对那些不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加征同等额度的税,才能使得这项技术切实可行。
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正尝试利用深层煤矿来储存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煤形成某种化学键,因此这种方法不仅更安全,而且还可以将煤层间的天然气释放出来。不过这个项目还只是在初期阶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萨雷·本森认为:“我们需要上千个这样的项目,但前提是在全球范围内要有一个明确的政策,这是最重要的。估计20年内,二氧化碳隔离技术将成为一项成熟的工业技术。”
(选自《科技日报》)
下列对“二氧化碳隔离技术”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隔离技术是一种捕集二氧化碳并用泵注入地下进行储存的工业技术,也称绿色技术。
B.二氧化碳的捕集方式通常是利用化学溶剂在三维网筛烟囱中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过来,从中提取并进行压缩。
C.隔离出来的二氧化碳的最好储存方式是地质储存,它能储存在废弃的油气田、盐田深层以及煤矿层中。
D.二氧化碳和煤可以形成某种化学键,正在尝试深层煤矿储存二氧化碳的方法使得这项技术更具价值。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估计,2006年,全球人类活动产生的总的二氧化碳为270亿吨,依次推算,地球提供储存二氧化碳的空间足可以让我们用上100年。
B.二氧化碳隔离技术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制约这项技术推广的就是各国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支持。
C.只有对那些不采用二氧化碳隔离技术的企业征收30至70美元的税费,才能使这项绿色技术切实可行。
D.利用二氧化碳隔离技术,可以把火力发电厂、水泥厂这样的二氧化碳高排放量造成的污染至少减少90%,从而使这些厂变成清洁工厂。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全世界只有挪威一家石油公司采取二氧化碳隔离技术是盈利的,一是因为得到了挪威政府的政策支持,二是因为选择了将二氧化碳注入北海海底的盐田含水层深处。
B.由于地球储存二氧化碳的潜力巨大,而目前二氧化碳隔离技术又有一定的基础,如果全球范围内有一个明确的相关政策支持,此项技术就有望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新途径。
C,二氧化碳隔离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型的发电厂、水泥厂这样的静止污染源,而其它小型有污染的企业则不太适用,成本太高。
D.现今成功实行了二氧化碳隔离技术的只是挪威斯坦陶爱尔公司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小组。但只要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估计20年内,这项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