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4+、H+、NO3-、HCO3- | B.K+ 、Al3+、SO42- 、NH3·H2O |
C.Na+、K+、SO32-、Cl2 | D.Na+ 、CH3COO-、CO32-、OH- |
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c(OH-)>c(H+),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c(OH-)>c(A-)>c(H+)
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c(A-)>c(OH-)>c(H+)
C.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D.若溶质为NaA、HA,则一定存在:c(A-)>c(Na+)>c(H+)>c(OH-)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 D.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目为0.2NA |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D.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0NA |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的硝酸钾 |
B.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
C.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盐,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
D.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